赴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培训有感
李晶晶
真诚感谢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用心专业的教学和生活安排,这几天的培训生活,充实、温暖而心安!在这里,我想用三组关键词汇报学习体会。 第一组关键词是震撼与致敬。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红旗渠,当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爬上太行山、走过红旗渠、穿过青年洞的时候,我同大家一样被深深震撼到了。我们亲眼目睹了这座由生命和鲜血镌刻的丰碑,也目睹了工程之浩大、险恶与艰难;我们亲自领略了“劈开太行山、引入漳河水”的大无畏气概,更感受了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里,梦想的激情,信仰的力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红旗渠精神此刻具象化了,它是一锤一钎一双水抠出来的,是一分钱一斤粮省出来的,是在悬崖峭壁上实干苦干出来的。向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致敬,学习之、坚守之、传承之,理应成为这次学习之旅的归处。 第二组关键词是自问和自省。听着杨贵老书记的故事,我也在想,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干部,如果摆在自己面前一座大山,山上有无数未知的困难,我有勇气搬走吗?如果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甚至告状信,我还能心无旁骛地坚持,保持战略定力吗?自己能时刻做到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吗?答案很多时候都是模糊的。那就以老书记作一面镜子,继续在事上磨练、在困难中锤打吧。红旗渠一行,让我内心更强大也更有力量了,这里不是出发点,却是我们找到初心的地方。 第三组关键词是担当和创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红旗渠。我们这一代人,是陪伴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代人,同样也是惊涛骇浪;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代人,同样也是气壮山河;是要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山大何为”的一代人,同样也是责任重大。摆在面前的,有数不清的机遇,也有数不清的困难。面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需要推动学科专业调整和学科更新换代,打破旧的、建立新的,推陈出新的过程很难;龙山创新港建设是我们的百年基业和百年机遇,做好一校三地学科专业布局和调整,为后来人铺好路,这项工作同样很难。然而,这些困难与在太行山上修建“天河”相比,都算不上什么。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困难,从来都是比信念和担当更渺小的东西,只要我们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坚持,就一定战无不胜、久久为功。 我们从同样拥有红色基因的山东大学而来,也将回到敢闯敢创、全面图强的洪流中去,去建设咱们自己的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永在! 作者系山东大学2025年度教职医务员工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