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

杨贵:难忘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
2022-11-03 红旗渠干部学院 1714

难忘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

——红旗渠建设总指挥、原林县县委书记 杨贵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红旗渠通水50余年了。前些天,曹永彬同志拿来了这本历史珍藏版《永远的红旗渠》画册样稿,我一直放在枕边,每每看到它,我的心情都难以平静,当年修建红旗渠的一场一景、一个决策、一次行动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1954年4月,我调到林县任县委书记后,对林县山区建设作了多次调研。在分析林县县情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缺水是林县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要改变山区贫困面貌,让农民脱贫致富,关键是引水进村、引水上山。当时全县共有918000亩耕地,只有12000亩水浇地。全县550个行政村,长年远道取水吃的就有307个村,有的跑三五公里取水,有的跑八九公里甚至更远的路程去取水。一个区三五万人,只有三五眼活水井。真是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

image.png 1958年10月30日,毛主席在新乡接见林县县委书记杨贵

林县县委一班人抱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让全县人民真正过上好日子,必须彻底解决缺水问题。1957年,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议。党代表郑重宣誓:“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林县县委把党代表的誓言刻成纪念章,奖给党员干部和水利模范。这充分表明了林县县委对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决心。虽然1958年以前,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打旱井、挖山泉,也搞了很多工程,但是在1959年,林县大旱,全县境内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县委领导成员只好到邻近的山西平顺县考察“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县委决定开工修建“引漳入林”工程,即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首先遇到的是经济问题。当时县财政的收入十分困难,靠国家给钱给粮国家也有困难,怎么办?只有依靠自力更生。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懂得,只有苦干才能尽快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只要坚定地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因为“引漳入林”是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办的大事,所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大家想出许多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出工按受益面积分配,群众自带工具、自带口粮,不足部分从生产队储备粮中补助;修建红旗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一分钱、一袋水泥、一根钢筋头、一把锤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整个总干渠、三条干渠及支渠配套工程,共投工3740.17万个,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自筹资金5839.66万元,占85.06%(其中含投工折款,一工一元钱)。这些数字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不讲报酬、忘我劳动的精神。

image.png1960年2月,杨贵书记带领林州群众千军万马上太行(魏德忠摄)

修建红旗渠的条件十分艰苦。红旗渠测量时,正值冬季,工程技术人员在冰天雪地里跋山涉水,饥了啃口干粮,渴了吞口冰雪,白天跑一天,晚上回来计算到深夜,及时拿出了实测数据,给县委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红旗渠开工时,一下子拥到山西3万民工,大家住山崖、石庵、石洞,打土窑、搭席棚。渠首大坝截流时,任村公社的男女青年们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筑成“人墙”抗拒激流,从而使截流成功。东岗公社组织70余名强壮劳力,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崩出来渠基。青年洞开凿时,缺粮少菜,大家忍着饥饿苦干,青年们把豪言壮语写在太行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大家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用了半年时间建成了总干渠山西境内的21公里渠道。又干了一年零五个月,于1961年7月底把青年洞凿通……在修建红旗渠的战场上,涌现出了许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81位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这样一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铁骨铮铮,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英雄们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才使我们的水利建设队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在建设红旗渠过程中,虽然我们在经济上、技术上都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在政治上也遇到了一些责难,但每逢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

image.png1960年3月,杨贵书记和来参观红旗渠的老人亲切交谈(魏德忠摄)

1965年国庆节期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农展馆观看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展览,对红旗渠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1968年7月15日,周恩来在一次关于外事工作的谈话中说:“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来访,要让他们多看看红旗渠是如何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1970年中共中央批准林县为对外开放县。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不断介绍外国元首和贵宾来林县参观红旗渠。截至1980年,来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宾有11300余人,涉及5个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1974年2月25日,李先念副总理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来林县参观,卡翁达看后非常震惊,称红旗渠是“中国的又一座万里长城”。196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以《党的领导无所不在》为题发表长篇通讯,记述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事迹,并发表社论指出:“林县,是一面大寨式先进县的红旗。扛起这面红旗领导全县人民在斗争中前进的,是林县县委……” 

红旗渠从1960年2月开工,经过10年奋战,于1965年4月5日,全长70.6公里的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共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2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水浇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2万亩,发展到60多万亩。

image.png

杨贵书记和负责红旗渠工地物资供应的刘友明研究物资保障(魏德忠摄)

在修建红旗渠的10年中,全县参加红旗渠建设的不少于30万人。县里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修渠中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10年修渠,培养锻炼了5万多名石匠,3000多名懂技术、会管理、能领导施工的队长和技术员,这些人后来成为林县十万建筑大军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林县人民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也是林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干事创业的象征。

风风雨雨,50年过去了。回忆当年在红旗渠建设的日子里,林县的广大干部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对他们的这种精神和品格,我十分钦佩,借此机会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这本画册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时任河南日报社记者的魏德忠同志,红旗渠修建10年,他在那里拍照了10年,与修渠民工同吃同住,踏遍了红旗渠两岸的山山水水,把那些难忘瞬间定格下来,成为永恒、鲜活的历史,用镜头见证了红旗渠建设者勇于吃大苦、耐大劳,为祖国为后代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们能够真实形象地解读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为林州人民做了件好事。

红旗渠精神是永恒的,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愿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image.png

红旗渠建设总指挥、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与历史珍藏版图书《永远的红旗渠》主编曹永彬

历史珍藏版《永远的红旗渠》图书由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时任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分别作序,红旗渠建设总指挥、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亲笔撰文。

合作办班:

0372-6186602
0372-6186620

办 公 室:

0372-6186601

传  真:

0372-6186611

邮  箱:

hqqgbxyjwb@163.com

网  址:

www.hqqgbxy.com

学院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学院路1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4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豫ICP备150289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