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

致敬修渠英雄
2023-04-05 红旗渠干部学院 1187
致敬修渠英雄

陈广红
2023年,南太行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有点儿早。三月中旬,桃花、杏花、梨花各种花次第开放,一片烂漫。

  习近平总书记从延安到红旗渠视察半年后,在红旗渠通水58周年纪念日前夕,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和友人相约一起去红旗渠总干渠白家庄空心坝附近走渠。

  走渠,应该是林州人特有的一个名词,就是到红旗渠渠岸上徒步行走,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体验感悟当年修渠时的艰辛,让自己疲惫、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为自己打气加油重整旗鼓再出发,或者教育蜜罐里长大的子女不要忘记先辈吃过的苦受过的难,好好学习,成人成才。

  空心坝是红旗渠十大工程之一,由牺牲在红旗渠工地的水利技术员吴祖太亲手设计。当年,红旗渠修到林县任村公社白家庄村北面,需要越过浊河。如何使河水与渠水互不相犯?吴祖太根据渠底与河面拉平的情况,决定拦河修建一座双孔空心坝。就这样,渠道建在河底下,渠水从河底流过,河水从坝顶漫过,渠水不犯河水,浑然天成,构思巧妙,匠心独具。

  走在一米左右宽窄的渠岸上,不时看到几株千姿百态高大的山桃树,不管不顾傲然怒放,几乎将整个渠面遮住。远处的山坡上,一簇簇不知名的各种各样的山花若隐若现。

  我们偶尔停下来,端详着渠岸上竖立的刻着村名的责任界碑,品评着一块块大小相仿、有棱有角的石头。渠水静静流淌,山风徐徐吹过,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当年修渠的艰辛和不易。轰隆轰隆的开山炮声,依然在耳边回响;修渠民工脸上流淌的汗水,滴落在石头上摔成了几瓣……

  上世纪60年代,30万林县(今林州)人民在林县县委的领导下,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年,挖山不止,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林州人,自己的父辈都曾参与了红旗渠修建。参加工作后,我的第一站就在林州山区一所中学教书。距离学校几百米的山腰,就是红旗渠总干渠。

  几年后,我调到城里工作,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04年参加了红旗渠精神全国巡回展,对红旗渠的了解逐步加深。真正结缘红旗渠修渠人,还是在红旗渠通水50周年的2015年,我搜寻到一条关于1960年修建红旗渠时一个“林县奶娘”的线索。当年,林县姚村公社西丰村24岁的青年妇女范土芹白天上工,晚上收工后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山西平顺县白杨坡村房东家6个月大的毛毛,演绎了一段林平友谊一家亲的佳话。于是,我写成了一篇文章《红旗渠工地上的“林县奶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反响。经山西、河南的很多热心人“牵线搭桥”,2017年2月25日,这对分别57年的奶娘和奶孩终于相见,我和安阳日报的记者刘剑昆撰写了《红旗渠牵来的“母子情”》,这篇文章还荣获当年的河南好新闻奖。

  从此,我开始关注并采访当年的修渠劳模和普通修渠人。再后来,我加入了红旗渠干部学院修渠人口述历史项目组这个团队。

  几年来,我们几乎走遍了林州的村村落落,采访了数百位当年的普通修渠民工。这些修渠人,涵盖了工地上方方面面的人物,有总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有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有各类工匠及普通劳动者,有支援红旗渠建设的教师和学生……

  现在,这些人大多数已进入耄耋之年,年龄最小者也在70多岁以上。岁月无情,往事如烟,他们许多经历都淡忘了。但是,一谈起那段修渠日子,老人们脸上刻满岁月风霜的皱纹倏然就舒展开来,当年的人、当年的事恍如昨天发生的事娓娓道来。因为,这段岁月于他们是那样刻骨铭心,是他们生命中最荣光、最灿烂的日子。

  我们在林州市采桑镇下川村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常存德的老人,他是1933年出生,年轻时修渠,左眼受伤失明。他一生命运多舛,13岁时父亲生病去世,60岁上唯一的儿子因车祸遇难,自己脑溢血留下了后遗症。他本可以申请红旗渠伤残民工评定,但他认为这是自己不小心受了伤,不能给公家添麻烦。当我们问他现在再让他去修渠,他还去不去时,老人干脆利落地说:“去,为啥不去?修渠是为了咱们自己,为了咱老百姓能浇上上地。老百姓不去修,哪能修成红旗渠?”

  郝新爱老人今年85岁,幼时家贫,曾随家人到山西逃荒要饭。她年轻时曾经参与修建过红旗渠。她说:“修渠是党的号召,不愿去就吃不上水。现在有的人问我当时愿意不愿意去修渠?我就说,这是党的号召,你不愿意去就吃不上水。打仗还送命呢,你不去吗?死也得去。”

  我们采访着、感动着、思索着……

  是啊,红旗渠是劳动者的杰作。红旗渠上那些标志性工程,都刻录着红旗渠建设者的智慧和付出;红旗渠上每一块石头,都浸染着修渠民工的辛劳和汗水。每一个修渠人身上都有精彩的故事,每一个修渠人身上都闪烁着红旗渠精神的光芒,每一个修渠人都是一段活着的红旗渠历史。

  每一个普通平凡的修渠人,都是真正的英雄。金子的光泽是在拂去了尘土之后才会愈加耀眼,英雄的价值只有在经过岁月沉淀之后才能愈发显现出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太行山依然巍峨,红旗渠水依然流淌,红旗渠英雄的故事依然鲜活,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远震撼人心。

  致敬英雄,致敬红旗渠建设者!

来源:河南日报

合作办班:

0372-6186602
0372-6186620

办 公 室:

0372-6186601

传  真:

0372-6186611

邮  箱:

hqqgbxyjwb@163.com

网  址:

www.hqqgbxy.com

学院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学院路1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4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豫ICP备15028963号-2